• 小书亭 > 男频 > 蛮族简史那些事儿 > 225、第二节 与白匈奴结盟
  • 225、第二节 与白匈奴结盟

    作品:《蛮族简史那些事儿

    第二节与白匈奴结盟

    老杨自是关东客,短衣长躯枣红面。千里随身丈八矛,到处寻人斗轻健。谓余儒生颇好武,一揖滚滚发雄辩。坐惊平地起波涛,蠕蠕龙蛇手中现。拨开双龙分海嬉,攒簇两蛇合穴战。

    这场战争之后,社仑可汗去世,留下了从大兴安岭到阿尔泰山的庞大遗产需要继承。古代游牧民族的领袖在生前通常不立遗嘱,新领袖一般会有各部酋长联合推举出来。当时社论的两个儿子度拔和社拔都还年幼,所以过部落酋长们不服。他们一起拥立了社仑的弟弟斛律为可汗,它的名称相当于汉语里的昭帝的意思。

    斛律相貌长得很好看,外表玉树临风。但是可能因为长期担任副手,所以缺乏财断重大事务的能力。社仑大哥的儿子布鹿真看到自己的叔叔为人软弱可欺,就产生了想取而代之的想法。公元414年,斛律本着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用3000匹马作为聘礼,打算迎娶北燕王冯跋的女儿乐浪公主,并且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冯拔,想通过联姻的方式达成结盟。共同对付越来越强大的北魏,但是就在送亲车队出发前夕,布鹿真装出一副关切的样子,建议斛律把几位大臣的女儿和公主一起远嫁到外国,这样公主在外面就不会那么想家了。但是布鹿真走出账外之后,就换了一副嘴脸,他对大臣们说,斛律要把你们的女儿嫁到遥远的北燕。众人听了很生气,当夜就发动了政变,把斛律推翻,连同他的女儿一起送到了北燕。

    斛律妇女被送到了北燕的首都和龙之后,受到了冯拔的热情款待。斛律此刻的心情很复杂,本来他是要把女儿嫁到北燕,却没想到被心机颇深的侄子给推翻了政权,把他们父女打包一起送到了北燕,斛律请求冯拔帮自己回国复辟。冯拔说,北燕距离您的国家那么遥远,您在国内又没有内应。如果派的人多了,后勤保障跟不上,派去的人少了又没有用。但是斛律坚持道,他只需要300名骑兵就够了,他自认为国内的老百姓是爱戴他的,所以他有充足的自信。冯拔只好答应了这件事情,派了一名将领,率领300名骑兵护送斛律回国。但是这名将领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竟然在半路上刺杀了斛律,然后自己回国去了。

    步鹿真驱逐斛律之后,自立为柔然可汗。斛律死后,他的统治本应更加巩固,但不料却因一起桃色事件戛然而止。原来,高车贵族叱洛侯曾经为社仑打江山立下不少功劳,所以升官发财,过上了富裕快乐的生活,娶到了年轻貌美的女子。有道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步鹿真早就对叱洛侯的妻子垂涎三尺。登基后,他故意派叱洛侯出差,随即与好友社拔跑到叱洛侯家中,**其妻。偏偏叱洛侯的妻子是个武则天式的人物,权欲很重,幻想当可贺敦,于是与步鹿真半推半就,勾搭成奸。在被窝里,叱洛侯夫人对步鹿真告密说:叱洛侯正准备谋反,要推翻步鹿真,拥立镇守西部边疆的贵族大檀为新可汗。大檀是社仑的侄子,与步鹿真是堂兄弟关系,平素很得民心。步鹿真像所有的花心大萝卜一样,对情妇的枕头风言听计从,再加上他早就嫉妒大檀的威望,担心他威胁自己的地位,便立即发兵袭击叱洛候,迫使他自刎而死。随后,步鹿真又去攻打大檀,结果反而战败被俘。

    414年初秋的西伯利亚针叶林里,有两棵歪脖树特别引人注目,它们就是步鹿真与社拔的葬身之地。只有到绞索套在脖子上之时,步鹿真可汗才领悟到“色即是空”这个不变的真理。对大男子主义者来说,婚外情永远是最昂贵的爱好。至于那位备受后人关注的叱洛侯夫人,史书没有记载她的命运,但想来不会比包法利夫人好到哪里去。处死步鹿真与社拔之后,大檀自立为“牟汗纥升盖可汗”,也就是“常胜可汗”的意思,相当于汉语里的“武帝”。自大檀可汗开始,柔然民族也常被叫做“大檀”或“檀檀”。大檀与“檀檀”互通,因为“大”与“檀”两字的古音相同,都念作“ta”(塔)。所以,“大檀”应当被念作“塔塔”,加上北亚民族常用的词尾儿音,就变成了"Tartar”,通常被翻译作“塔塔尔”或“鞑靼”。"Tartar”其实并不是新名词。早在公元前8世纪,它就传遍了亚欧各地,并成为农业民族永恒的疆梦。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与荷马都称地狱为"Tartaros”,去掉古希腊阳性词尾“os"就成了“Tartar”。大约与这两位古希腊诗人的同时,西周的青铜器铭文当中也提到,犬戎部族酋长“大敦”多次南侵,给关中造成过很大的破坏。从发音上说,“大敦”与"Tartar”可以相通。与大敦类似的名字还有东汉末年的乌桓单于蹋顿,但这些人生前的势力都无法与大檀相比。所以,“Tartar”这个名字真正时髦起来,应追溯到柔然可汗大檀,由此可见他在草原民族心目中的历史地位何等崇高。

    414年八月,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听说柔然国发生内乱,以往名不见经传的大檀登上了可汗宝座,感到这是一个外交机会,便派两名使者分别出使柔然和北燕。当时黄河流域大乱,正是北魏南下的良机。拓跋嗣选择在此时与柔然和北燕和解,明显是为了逐鹿中原,认为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但拓跋嗣彻底失望了。出访北燕的使者被冯跋抓起来羞辱并囚禁,出使柔然的使者干脆从人间蒸发了。不久,一名北魏官员逃亡到柔然,拓跋嗣派人去追,与大檀发生激烈争执。结果,大檀在登上可汗宝座不到半年后,就发动了南征。拓跋嗣亲自应战,大檀闻讯后撤退,北魏的追兵路遇寒雪,部队损失惨重,狼狈而归。此后,有关柔然人能够呼风唤雪的传说不胫而走。据说,柔然萨满巫师能够通过摆弄鹅卵石的方法改变天气,因此在战败之后,他们的军队前方面对烈日,后面却风雪云集,泥水横流,使敌人无法追及。

    由于柔然人的牵制,北魏错过了南征的好机会,反而被东晋名将刘裕抢得先机,攻占了洛阳和长安。但刘裕很快返回江南,篡晋称帝,建立刘宋政权,赫连勃勃也趁机席卷关中。公元420年,北凉王沮渠蒙逊攻灭河西走廊地区的西凉国,杀死了西凉公李歆,李歆的儿子李重耳跑到了江南,投奔了刚刚称帝的宋武帝刘裕。李歆还有五个弟弟向西逃到了敦煌,第二年被拒渠蒙逊的儿子沮渠正德攻灭。又过了一年,李歆的侄子李宝和他的舅舅唐契成功越狱,从北凉首都姑臧跑到了现在的新疆哈密西北。在这里他们为了自保主动向大檀可汗称臣,从此以后,柔然在西域有了一个重要基地。

    李宝投奔柔然的这一年,刘裕去世。拓跋嗣正要趁这个机会南下抢占豫州,却被向南侵略的柔然人拖了后腿。拓跋嗣为了保障自己的后方不受到打扰,可以全力向南争夺天下,他下命令要整修,从西晋以来就长期荒废的长城,然后派重兵把守。当年八月,暂时受阻于长城的大檀在唐契和李宝的劝说下,向西攻打北凉,斩杀了沮渠正德,为李渊家族报了仇,李歆就是李渊的第六世祖。这年,拓跋嗣去世,他年仅15岁的独生子拓跋焘继位,史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的时候并不受父皇喜爱,但是他很聪明,从小就知道夹着尾巴做人。大檀也听说了拓拔涛的性格,他以为拓拔焘懦弱可欺。就想趁拓拔嗣去世的机会,南下攻打他的仇敌北魏。但是没想到和他一开始的想法正好相反,拓跋焘日后竟然成为了柔然最难对付的敌手。

    生活感悟:年轻人经验少,就更需要不断去尝试,在尝试新的未曾做过的事时,才能有新的突破和发现。很多人,不敢学游泳,不敢走夜路,更不敢上台演讲,这种种的不敢,都是给自己设下的无形障碍。也正是这些障碍,使我们裹足不前,错过了许多好机会。要记住,在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肯定有输有赢,但你如果什么都不敢去做,主动投降,只会一输到底。

    很多初人社会的年轻人,没有做事业的资本,没有广泛的人脉,想要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是很艰难。在社会的压力下,在成功人士耀眼的光环下,很多年轻人丧失了信心,即便有完美的点子和策略也不敢对人讲,更不敢付诸实施,怕失败,怕被人嘲笑,怕遭受打击。

    每个人都曾有过无数个第一次,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可能有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尝试了至少还有成功的机会,而不尝试,你永远也不可能看到成功的大门向哪边开着。

    有句名言这样说:“一个生平不干傻事的人,并不像他自信的那么聪明。”不愿意冒任何风险,不愿意尝试任何新事物的人,他们的生活很难有新的突破和发现,甚至很难遇见新的机遇。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智慧才能得到增长,我们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得到升华;只有不断地进行尝试,我们才能攀上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高峰。

    尝试是破土而出的幼苗,看似力量微弱却可以突破头顶的土层,赢来阳光和雨露。尝试的力量不可估量,它是走向成功的第--步,是精彩大戏上演前必须拉开的帷幕。前方是未知的,只有不断地摸索尝试才有成功的机会。只有勇于尝试、坚持不懈,才会有十年以后的成功。

    勇于尝试并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还需要身体力行,切实地实施到每一个行动上。只有不断地坚持尝试,跌倒了再爬起来,不气馁、不抱怨,才能真正地迈向成功的彼岸。

    相邻推荐:崩坏世界的修真者厉先生偏偏要宠我写皇帝的同人被发现后天玄成神之路从0级开始龙飞魄武战魔元纪造化仙帝重启飞扬年代无敌:我能复制万物